苏州城市中轴线——人民路生态规划提升方案

2019-04-23  3401

QQ截图20190423144239

历史古城:苏州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苏州,千年来,我们在诗词中窥探她的模样,姑苏城外,寒山钟声,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月中杨柳,水边楼阁,画里人家,流连忘返……



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为清代“天下四聚”之一。苏州人多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 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苏州分别隶属于两个一级的自然地理区: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低山丘陵零星散布。


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优越的地理位置,四季适宜的气候,丰富的历史人文,让这座城市成为很多人理想的栖居,也为生态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苏州城市中轴线——人民路



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一条道路,它见证了城市的变迁,承载了城市的历史,更在人们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回忆。回望历史,人民路的嬗变与苏州城建发展同步,跟随着社会变革的脚步,她与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同生共长。



苏州人民路,是贯穿古城南北交通的主动脉、中轴线。好比苏州古城的“脊梁”,人民路支撑起了城内的交通。两边的许多支巷,犹如脊梁两旁的筋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交通网络。


人民路在唐宋时期名为大街,后因其南起文庙书院巷,北到北寺塔,形如卧龙,改名卧龙街。清代乾隆南巡,改称护龙街,仍是3米宽的石板街。


1928年,察院场(观前街口)以北段拓宽为7米左右的碎石马路,并向北延伸至平门桥、火车站,形成直接沟通观前街与火车站的干道,此后南段也逐渐拓宽。


1951年改称人民路,为宽14米的煤屑路面。

1959年,人民路拓宽工程,工人铺设石块路面的场景。

1960年,乐桥北,老式公共汽车行驶在石子路上。


1973年,怡园门前与嘉余坊一带商铺。



1984年国庆,人民路察院场口。

1994年1月,大雪过后路面积雪影响交通,民警们在人民桥北堍清扫。

2002年夏天,人民桥拓宽。


路更宽,景更美,车更快。时代更迭,人民路越变越宽阔、通畅和美观。她的一次次嬗变,正是苏州城市现代化的缩影

人民路也是一条文化长廊。人民路沿线分布着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如沧浪亭、报恩寺、文庙、怡园等,主干道两旁众多的老街小巷也深藏着历史典故,藏着老百姓悠闲的小日子。园林文化、故居文化、桥梁文化、街巷文化……彼此交织相融,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路传承着城市的文脉

时代在变,人民路的苏州味道始终如一。她默默守护和陪伴着这座城市,依旧律动,续写繁华。


城市中轴线生态空间规划



城市中轴线空间生态规划,通过生态空间艺术,塑造这座城市的温度,贯穿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通过生态空间艺术的表达,给城市定标生态主题,实现社会生态空间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


点击图片查看产品详情:
云南昆明北京路城市中轴线生态空间规划

云南昆明北京路城市中轴线生态空间规划

点击图片查看产品详情:

金寨红军大道生态空间规划解决方案金寨红军大道生态空间规划解决方案


城市生态链体系的建立朗汀深知任重而道远,积极响应城市生态发展规划,全面落实生态空间规划2.0举措,通过城市中轴线定标生态主题,让全面覆绿提升至新的台阶。为生态提速,为绿化减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